新浪微博
微信互动

肾源性肾小球肾炎模型

  1.同种免疫性抗肾小球肾炎

  (1)复制方法  体重180~200g SD大鼠,造模前先测定其24h尿蛋白总量,并采血测血清Cr、BUN浓度。经大鼠腹腔注射预先制备的同种大鼠肾皮质加弗氏完全佐剂乳液(体重为150~180g SD大鼠,按30mg/kg剂量经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麻醉,常规消毒腹部皮肤并去毛,沿腹中线作正中切口,无菌手术操作进腹,暴露肾脏,用丝线结扎肾动脉,自结扎处向肾脏插管,剪断肾静脉,经插管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肾脏至白色,切除肾脏,取肾皮质用电动匀浆器在冰浴中磨成匀浆,分装后密封于-10℃冷冻保存。每次临用时取皮质匀浆25g,加弗氏完全佐剂至50ml,吸乳钵中研匀,缓缓加入生理盐水100ml边加边研磨,使乳化完全均匀),每次2ml/只,每周注射1次(造模14周共注射7次),于造模8周开始每两周同法收集尿液,进行24h尿蛋白定量,并称体重以调整注射肾皮质的量。造模14周时除收集模型动物尿液测24h尿蛋白量外,采血作血清Cr、BUN、ALB、 Hb与T-CHO测定。取肾脏组织作透射电镜标本,电镜下观察。

  (2)模型特点  模型大鼠注射。肾皮质加弗氏完全佐剂后第8周,其24h尿蛋白量已明显升高,随注射次数增加呈进行性升高,至14周(注射7次后)时,24h尿蛋白量可升至造模前的12倍左右。模型大鼠全血黏度(高、中、低切变率),血浆黏度及血浆蛋白原含量均显著增高;14周时模型大鼠Hb下降,血清ALB下降,T-CHO增高,血清Cr与 BUN无明显变化。电镜下超微结构观察模型大鼠肾小球毛细血管GBM不规则增厚变宽,有的扭曲。在GBM内或 GBM靠足细胞侧有较多成团或条带状电子致密物沉积,足细胞损伤明显,排列紊乱,足突融合,增宽,裂孔膜消失,严重区有断裂溶解,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管璧不规则。

  (3)比较医学  采用本方法制备的大鼠同种免疫性抗肾小球基膜肾炎,其致病机制是基于当动物受到自体抗肾抗体或自体抗原抗体复合物刺激后,可引起机体肾小球基膜产生免疫反应,造成肾脏组织内肾小球基膜出现免疫损伤,最终形成肾炎。模型制作过程中由于大鼠是主动免疫,主动地产生抗肾组织抗体,故又可将此类肾炎称之为主动型海曼(Heymann)肾炎(active Heymann nephritis, AHN)。目前已报道的主动型海曼肾炎模型较多,且都具有模型病变稳定,造模周期短,具有广泛的实用性等特点。但在造模用的同种动物抗原物质制备,抗原注射剂量、注射时间及次数则略有差异。

  2.异种免疫性抗肾小球基底膜肾炎

  (1)复制方法  取体重为300~350g成年SD大鼠,按3ml/kg体重的剂量10%水合氯醛麻醉。采用常规无菌冷生理盐水经腹主动脉灌注肾脏至无血,摘取肾脏,剥离肾皮质,加入少量生理盐水于匀浆器内制备匀浆。将等量匀浆与弗氏完全佐剂充分混匀后制成油包水乳剂,给体重3kg左右新西兰兔,通过足蹠-腘窝淋巴结-耳缘静脉混合免疫法免疫兔,效价达1:32以上时,颈动脉插管放血,提取抗近曲肾小管刷状缘微绒毛(BBM)抗血清,分装后低温冻存备用。取体重200g左右SD大鼠,经其尾静脉一次性注入兔抗BBM抗血清,剂量为0.6ml/100g体重,初次免疫后第4、5、6、7周末分别经腹腔注入抗血清0.5ml以加强免疫。大鼠在初次免疫预定时间内,测定24h尿蛋白量,并采血分离血清后检测血清白蛋白(ALB)、肌酐、胆固醇(CH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同时取大鼠肾组织标本制作常规组织切片和透射电镜切片,进行光镜、电镜、免疫荧光观察。

  (2)模型特点  首次免疫后第1周末,模型大鼠24h尿蛋白量即明显升高,第3周末仍可维持较高水平;第4周末加强免疫后,模型大鼠24h尿蛋白含量上升更为明显,直至第8周末达高峰。初次免疫后第1、3、6、8周末,模型大鼠血清ALB水平均明显下降;血清CHO水平在第3、6、8周末明显升高。实验范围内两组大鼠血清肌酐水平无明显差异。初次免疫后第l周末,模型大鼠血清SOD水平即开始降低,并呈逐渐下降趋势,但至第8周末则有所回升,但仍明显低于正常动物;从首次免疫后第1周开始至第8周末,模型动物血清MDA水平明显升高。免疫后模型大鼠血清肌酐水平无明显变化。光镜观察结果显示。免疫早期模型大鼠肾组织形态学改变不明显,第8周末时,肾组织HE染色切片显示,肾小球体积增大、毛细血管基底膜(GBM)弥漫性增厚;马森(Masson)染色可见GBM外侧有较多细颗粒状嗜复红蛋白免疫复合物沉积。免疫荧光观察结果显示,第8周末,模型大鼠羊抗兔IgG、兔抗大鼠IgG和羊抗大鼠C3沿肾小球 GBM呈颗粒状分布,荧光强度均为强阳性。透射电镜观察显示,第1周末,模型大鼠肾小球GBM局灶性轻度增厚,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下基底膜外侧可见少量电子致密物沉积;至第8周末,肾小球GBM呈弥漫性不规则增厚,大块电子致密沉积处可见足突融合。

  (3)比较医学  临床上原发性膜性肾病是成人肾病综合征的主要病理类型,有关其组织损伤及进展机制目前仍未阐明。海曼(Heymann)肾炎模型作为研究人类膜性肾病的经典动物模型,应用较为广泛。本模型属于异种免疫性抗肾小球基膜肾炎,其造模机制是,用甲种动物的。肾皮质匀浆免疫乙种动物,使后者产生抗甲种动物的抗肾血清(抗肾抗体),然后再将抗肾血清注射健康的甲种动物,诱发其产生肾炎。由于这种肾炎模型的建立是通过被动地注射抗体,所以又可称为被动型海曼肾炎(Passive Heymann Nephritis,  PHN)。PHN是研究产生蛋白尿肾脏损害较理想的动物模型,因为肾脏是模型动物损害的惟一靶器官,所用的抗体很少,且病变出现较快,病理改变特征与人类膜性肾病相似,也与AHN相同。以往研究报道,通常采用一次性静脉注入抗 BBM抗血清的方法建立PHN模型,虽然模型发病迅速,但由于其病程短、病情易缓解,不能满足长期观察的需要。本模型在一次性尾静脉注射兔抗鼠BBM抗血清的基础上,采用腹腔多次小剂量注射抗血清加强免疫的方法,成功建立了大鼠PHN模型,模型动物表现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和高脂血症为特征的肾病综合征,病理表现为肾小球GBM弥漫性增厚,GBM外侧免疫复合物沉积和足突融合。模型动物24h尿蛋白量持续升高和肾脏病理损害的渐进性特征表明,多次加强免疫可以维持并加重肾损害。本模型可用于动态观察模型动物的肾损害、PHN的发病机制及人类膜性肾病的药物治疗方面的研究。

上一篇:缺血再灌注肺损伤动物模型
下一篇:大鼠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