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
微信互动

国自然科学热点分析:CRISPR揽金3200万,最高资助240万

      CRISPR系统是一种创新、特异而有效的基因编辑方法,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研究中。这两年在基因编辑领域一枝独秀,如今更开始越来越多的运用于临床,取得了不少成就。在国自然基金中,也有不少这一前沿领域的项目获得资助。

      近两年,基因编辑神器CRISPR技术大热,在研究和疾病治疗领域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加上专利之争、编辑人类胚胎细胞引发争议等因素的影响,该技术已经是科研领域当之无愧的“明星”。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获批的项目中,除了大多数与最早发现的CRISPR/Cas9系统相关,还有关于新基因编辑系统CRISPR/Cpf1的项目。这一系统最早由Broad研究所的CRISPR先驱张锋提出,相关成果于2015年发表在Cell杂志上。此后,来自各国的科学家们对这一系统的结构进行了进一步的解析。
 
      相关数据统计显示,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与该技术相关的项目共有57项,获批总金额超过了3100万元。而今年获资助的CRISPR技术相关项目共计80个,总金额超过3200万元。其中,获批金额最高的项目是复旦大学李华伟教授主导的“腺相关病毒介导的CRISPR/Cas9基因组定点编辑技术对遗传性耳聋的基因治疗研究”,资助金额高达240万元。


      可以发现,这里面有很多是20万以下的项目,这也体现了CRISPR与之前基因编辑工具相比较的一个巨大优势——低成本。之前的生物学家们都应用各种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基因组进行编辑操作。在大约10年前,出现了锌指核酸酶,它能够以很高的准确度和效率进行基因组编辑,但是,动辄5000美元(10年前的美元,汇率差不多1:8,就是40000人民币)甚至更高的价格却让人难以接近,而且还需要定制与靶标相适应的锌指核酸酶,非常麻烦。
 
      在当时这“高大上”的昂贵技术注定不会大面积流行,而CRISPR技术的出现,能够低成本对DNA序列进行编辑,起到破坏基因,或者插入外源序列的作用。科研人员们需要做的往往只是订购一段向导RNA,因为其他的实验材料都是通用的,而总成本也才只需要30美元。这种特点使得每一个人都能够用上CRISPR技术,所以“价廉物美”是它成为热点的关键。

上一篇:2016 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获选结果
下一篇:化学科学部召开2016年度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重点项目等项目评审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