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
微信互动
首 页
实验服务
细胞学
病理学
动物学
蛋白学
分子学
微生物学
实验外包服务
病毒包装服务
慢病毒包装
腺病毒包装
实验方法
miRNA研究
细胞实验技术
免疫实验研究
PCR实验研究
生物学研究
DNA实验研究
动物实验研究
服务优势
优势技术
关于可依
企业介绍
联系我们
技术交流
细胞学技术
微生物学技术
蛋白质学技术
病理学技术
基因学技术
免疫学技术
动物实验技术
小分子RNA技术
制作大鼠线栓模型
发布人:admin
浏览次数:1555
发布时间:2018-01-02
1、实验器材
(从左到右):
第一行:干棉球、酒精棉球、10%水合氯醛+注射器、碘伏+棉签
第二行:三种不同粗细的鱼线(鱼线最好在2.0、2.5mm处各用记号笔作好标记,便于观察进入距离)、弯盘内为手术器材
第三行:记号笔、自制拉钩(皮筋+曲别针+大头针)
2、麻醉:
可用饮料瓶自制捕鼠器(适用于不敢手抓大鼠的),用于打麻药,根据大鼠的重量选择不同粗细的饮料瓶(太粗了大鼠可在瓶中回头)。
3、麻倒后绑在手术台上
4、剪去颈前的鼠毛,碘伏消毒
5、沿经部正中切开皮肤
说明:
切开皮肤前最好将结扎动脉的线事先剪好(后面会用到)。
6、钝性分离皮下组织
如图
:大鼠腹侧可见事先剪好的结扎线。
7、分离到气管前肌后,沿右侧胸锁乳突肌腱向下分离,见到颈动脉鞘后可上拉钩
8、分离动脉鞘
如图:分离好后见光滑的颈总动脉。
9、分离出颈总、颈外、颈内动脉,结扎颈总、颈外动脉,注意中间那根线不要系紧,用来插鱼线时防止出血的。
10、夹闭颈内动脉,用眼科剪将颈总动脉剪一小口
11、插入鱼线,鱼线进入颈内动脉后按图中注释方法插
(成功率在90%以上)
说明:
(1)这一步鱼线选择是关键,根据大鼠重量(作的多了后根据动脉粗细就可选择了)选鱼线。我们的经验是:250g以下的选0.26mm的线,250-300g的选0.26mm蘸腊的或0.28的都可以。
(2)如果遇到鱼线怎么也查不进去的情况,可让大鼠休息一会,换细点的鱼线再试,这种情况不一定都是进到翼腭动脉了,我曾解剖过4例这种情况的大鼠,有三例都是在如颅的地方卡住了,可惜我们手里没有0.24mm的鱼线。
(3)通过实践,我们认为结扎或夹闭翼腭动脉没有必要,按我们的方法,熟练的话,从切开到缝合完毕也就是15分钟,算上准备工作(如麻醉、消毒等)半小时也可以搞定了,这样一上午两人作10只大鼠不成问题。
(4)我们体会最好用蘸腊的鱼线作模型,好处是进线深度控制的好,不容易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我们曾试过0.26mm的鱼线(不带腊)在250g以下的大鼠进入深度足有2.5cm
12、成功后结扎中间那根线,可见第一个标记距动脉分叉约2mm
13、缝合
14、缝好后用酒精棉球消毒皮肤缝合处
15、缝好后的效果如图下图,外面的鱼线最后用记号笔涂黑,便于再灌拔线时观察。
16、将大鼠放回笼内
17、2小时再灌
18、醒后看效果
左爪不能伸展(完全醒后可见绕圈或追尾、倾倒),我们的体会,症状2-3分的死亡率高,1-2分的死亡率低,有的大鼠第二天或几天后可无明显症状,但取脑后还是有梗死灶的。
附:一般文献上的MCAO制作方法+评分标准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制备根据longa提出的可逆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线栓法并根据大鼠脑解剖结构图加以改进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以10%水合氯醛0.3ml/kg腹腔麻醉,颈正中切口,暴露颈总动脉(CCA)、颈外动脉(ECA)及翼腭动脉,将0.26mm单丝尼龙鱼线头端0.5cm用石蜡包被,并于20mm长处标记,全部大鼠均通过右侧CCA切口处插入,翼腭动脉短暂夹闭以防误插,栓线长度自CCA分叉处约18~20mm,根据动物体重而定,栓塞右侧大脑中动脉,然后缝合皮肤,栓线尾端部分固定于皮肤上。缺血达到2h后小心抽出栓线,即形成再灌注。假手术对照只是不插入尼龙鱼线,其余步骤同手术组。在缺血期间及再灌注后2h保持体温在(37±0.5)℃。模型成功的标志为以大鼠手术麻醉清醒后出现左侧肢体瘫痪,站立不稳,提尾时向一侧转圈为模型成功的判断标准。
神经功能缺失体征评分 参考Longa及Bederson的5分制法在动物麻醉清醒后24h进行评分。0分:无神经损伤症状;1分:不能完全伸展对侧前爪;2分:向对侧转圈;3分:向对侧倾倒;4分:不能自发行走,意识丧失。分值越高,说明动物行为障碍越严重。
(本文转载丁香园)
上一篇:
Alzhermer病的动物模型
下一篇:
CRISPR/Cas9 系统的发现历史和应用
分享到:
0
可以介绍下你们的产品么?
你们是怎么收费的呢?
现在有优惠活动么?
请您留言
感谢您的关注,当前客服人员不在线,请填写一下您的信息,我们会尽快和您联系。
提交
感谢留言
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关闭